在給水處理和污水深度處理的絮凝工藝段,絮體的形成質量直接決定了后續沉淀或氣浮的效果。絮凝反應攪拌機并非簡單的混合設備,而是一位精準控制化學反應過程的“雕琢師”,其任務是通過提供適宜且可控的水力條件,促進微小顆粒脫穩后有效碰撞,形成密實、均勻、易于沉降的礬花(絮體)。

核心特點一:多級梯度攪拌,優化絮凝過程
成功的絮凝需要遵循“先快后慢”的梯度速度原則。
1、快速階段(混合):在反應初期,需要較強的攪拌強度(G值),使混凝劑迅速均勻地分散于水中,與膠體顆粒充分碰撞脫穩。
2、慢速階段(反應):脫穩后,需要逐級降低攪拌強度,為微絮體提供溫和的碰撞增長環境,避免已形成的絮體被強大的剪切力打碎。
絮凝反應攪拌機通常采用立式安裝,通過無級調速或多級調速功能,實現這一速度梯度變化,確保絮體由小變大、結構密實。
核心特點二:平穩和緩的攪拌流態
與曝氣攪拌機的強推流不同,絮凝攪拌機追求的是和緩、均勻的整體流動。其葉輪(通常采用槳式或渦輪式)經過特殊設計,運行時產生的是溫和的徑向流或軸向流,使水流在反應池內形成均勻、平穩的循環,確保所有絮體都有均等的成長機會,避免局部流速過高或過低造成的絮體不均現象。
核心特點三:精準可控,適應不同水質
不同原水水質(如濁度、溫度、pH值)對絮凝條件要求各異。先進的絮凝反應攪拌機配備智能控制系統,可根據水質變化在線調節轉速,從而精確控制攪拌強度(G值)和速度梯度,始終為絮體成長提供水力條件。這種適應性確保了在水質波動時,出水水質依然穩定達標。
絮凝反應攪拌機是水處理工藝中技術含量高關鍵設備。它通過實現多級可調的梯度攪拌、創造平穩和緩的流態和精準的過程控制,精心“雕琢”出高質量的絮體,為后續的固液分離打下堅實基礎,是保障最終出水清澈透明的核心環節。